导读:
界定非法取得证据关键看证据形式与取得程序是否合法。非法证据包括不符刑诉法规定的证据、非法人员收集的、非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如刑讯逼供、威胁等非法手段获取的供述,以及未经法定程序查证的证据。
一、
如何界定非法取得证据
非法证据的界定标准在于其是否符合法定形式以及取得程序的合法性。
1.非法证据主要指那些不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或是由法定人员以外的人非法收取的证据材料,亦包括非经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如非法搜查、扣押的物品。
2.未经法定程序在法庭上出示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同样被视为非法证据。
二、
非法证据排查的程序是?
文庄律师网提醒,非法证据的排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程序启动,即在法庭调查过程中,被告人有权提出其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见,并提供相关线索或证据。
2.法庭进行初步审查,对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时,由公诉人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等证据,必要时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证人出庭作证。
3.控辩双方就供述取得的合法性进行质证和辩论。
4.法庭根据双方举证、质证情况,对供述的合法性作出裁定,若公诉人证明达到确实、充分程度,则确认供述合法性并准许当庭宣读、质证;否则,予以排除,不作为定案依据。
三、
非法证据有哪些影响?
非法证据对刑事诉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它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判决的公正性。如果非法证据被采纳为定案依据,将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损害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2.非法证据的排除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特别是对人权保障的重视。它要求侦查机关在取证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3.非法证据的排除还有助于规范侦查行为,促进侦查机关依法办案,提高侦查水平和质量。
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必须严格依法排除非法证据,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