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单位强行内退,劳动者可以先与对方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则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申请,质疑行为合法性,要求恢复岗位或经济补偿。
一、
单位强行内退怎么办
面对单位强行内退的情况,劳动者首先应当明确这一行为是违法的,不到退休年龄而被单位强制要求内退,显然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1.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进行积极协商,表达个人意愿,并尝试通过沟通解决此问题。
2.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申请。
3.仲裁申请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单位强行内退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质疑,并要求恢复原工作岗位或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二、
内退争议可否申请劳动仲裁
文庄律师网提醒,针对内退争议,劳动者完全有权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因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发生的争议均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
2.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内退通知、工资单等,以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3.劳动者还需要了解劳动仲裁的程序和规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违法内退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对于违法内退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1.根据第四十八条和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经济补偿的标准则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月工资水平来确定。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1)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么其经济补偿的标准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因此,在违法内退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上述标准支付赔偿金。同时,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接受其他形式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