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谎报警情,若情节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属刑事案件;若未达到严重程度,则属行政违法行为,归于治安管理处罚范畴。

一、

谎报警情属于什么案由

  谎报警情的行为,其案由需根据实际情况及社会危害性来判断。

  1.若该行为情节严重,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则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此时属于刑事案件范畴。

  2.若尚未达到“严重”程度,则属于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应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此时案由则归于治安管理处罚的范畴。

二、

谎报警情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文庄律师网提醒,谎报警情是否构成犯罪行为,关键在于其是否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程度。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

  1.若谎报警情的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如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等恐怖信息并故意传播,造成社会恐慌或实际损害,则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属于犯罪行为。

  2.若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则不构成犯罪行为,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谎报警情属于什么案由  第1张

三、

谎报警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谎报警情的法律后果因情节轻重而异。

  1.对于尚未达到“严重”程度,属于一般行政违法行为的谎报警情,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可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谎报警情行为,则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谎报警情不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还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