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单位拖欠工资仲裁不受理,可诉诸法院。仲裁机构五日内应决定是否受理,若拒,劳动者可索要不予受理通知书并据此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一、

单位拖欠工资仲裁不受理怎么办理

  面对单位拖欠工资而劳动仲裁机构不受理的情况,受害人可以采取明确的法律行动,具体如下:

  1.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劳动者纠纷进行裁决。劳动仲裁机构通常应在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若决定不予受理,则应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

  2.若劳动者已在法律要求的时限内申请,并提供了充分证据,而仲裁机构仍不予受理,劳动者可要求其出具书面的不予受理通知书,随后以此为依据向法院提起诉讼。

  此步骤确保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仲裁途径受阻时,仍能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有效维护。

二、

仲裁不受理欠薪的法律依据

  文庄律师网提醒,关于仲裁不受理欠薪的情况,虽然直接针对“仲裁不受理”的法律依据可能因具体案件情况而异,但劳动仲裁和诉讼的一般法律依据是明确的。

  1.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报酬等事项发生争议时,有权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若仲裁机构不予受理,劳动者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我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均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讨。

单位拖欠工资仲裁不受理怎么办理  第1张

三、

追索欠薪应准备哪些证据

  在追索欠薪的过程中,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劳动者应当注意收集并保留与欠薪相关的所有证据,以便在需要时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具体而言,劳动者应准备以下证据:

  1.劳动关系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作证、上岗证、工作服、考勤记录、工友证明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工资水平及欠薪证据:如工资单、工资卡银行流水、工资条、相关聊天记录或电话录音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及用人单位拖欠薪资的事实。

  3.欠条或其他书面凭证: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应及时与用人单位结算并要求出具欠条。欠条上应明确记载欠款金额、原因及还款期限等信息,以便在追索欠薪时作为有力证据。

  通过准备充分且有效的证据,劳动者在追索欠薪的过程中将更具说服力,从而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