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行政赔偿执行期限一般是二年,从知晓侵权之日起计算。羁押期不计入,时效中止有特例。行政赔偿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

行政赔偿执行期限是多久

  行政赔偿执行期限通常是两年,关乎赔偿请求人权益保护的重要问题。

  1.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

  2.确保了赔偿请求人能够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为行政机关提供了明确的责任期限。

  3.值得注意的是,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并不计算在内,且在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这些规定都体现了法律对赔偿请求人权益的充分保障。

二、

行政赔偿诉讼的特点?

  行政赔偿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1.从起诉条件来看,单独提起赔偿诉讼时,需以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而在一并提起赔偿请求时,则通常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行为违法为赔偿先决条件。

  2.从诉讼当事人来看,赔偿诉讼以行政机关为诉讼被告,实行“国家责任,机关赔偿”制度,这明确了赔偿责任的承担主体。

  3.从审理形式来看,赔偿诉讼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赔偿可以适用调解,这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4.从证据规则来看,赔偿诉讼不完全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而是参照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请求人对其诉讼请求和主张举证。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行政赔偿诉讼的独特性。

行政赔偿执行期限是多久  第1张

三、

行政诉讼是否必经复议?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关于行政诉讼是否必经复议的问题,需要区分具体情况。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直接就认为的侵权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而无需先经过行政复议。

  2.对于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其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的情况,则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行起诉。这一规定体现了行政复议在特定情况下的前置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也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引。

  因此,在决定是否提起行政诉讼时,需要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