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职务侵权属特殊侵权,涉国家机关、企业法人等执行职务时损害他人权益,刑法亦设职务侵占罪严惩。认定职务侵权行为,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了第三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

一、

职务侵权属于什么行为种类

  职务侵权行为,明确归类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种类,它特指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

  1.此类行为不仅损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相关单位或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2.《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明确规定了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进一步体现了职务侵权行为的严重性和法律对其的制裁力度。

二、

如何认定职务侵权行为

  文庄律师网提醒,认定职务侵权行为,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了第三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

  1.若用人单位或雇主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其行为导致了第三人的损害,即可认定为职务侵权行为。

  2.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侵权责任,并有权在承担责任后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这一规定明确了职务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及责任承担方式。

职务侵权属于什么行为种类  第1张

三、

职务侵权与专利侵权区别

  职务侵权与专利侵权在行为性质、侵害对象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职务侵权主要关注行为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及其损害后果,而专利侵权则聚焦于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实施专利的营利性行为。

  2.职务侵权的侵害对象可能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等多种权益,而专利侵权的侵害对象则特定为有效的专利权。

  3.在法律后果上,职务侵权可能导致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并向工作人员追偿,而专利侵权则可能引发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4.《专利法》第六十条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为专利权人提供了法律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