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因家暴要离婚,受害人需先保留好家暴证据。之后,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手续主要包括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并向法院提交,启动诉讼离婚程序。
一、
家暴离婚需什么手续
因家暴要离婚,受害人需要保留好相关的家庭暴力证据。要求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具体来说:
1.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1)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会首先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法院会准予离婚。
(2)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是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
因此,受害人可以依据此法律条款,向法院提供家暴证据,要求判决离婚。
2.在准备提起诉讼时,受害人需要收集并整理好家暴证据,如伤痕照片、医院诊断证明、报警记录等,以证明家暴事实的存在。
3.受害人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
家暴离婚时孩子怎么办
文庄律师网提醒,在家暴离婚的情况下,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是双方需要协商的重要事项。协商不成的,法院会按照以下标准判决:
1.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除非母方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况。
(1)对于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法院会考虑双方的抚养条件、孩子的成长环境等因素,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2)如果双方抚养条件基本相同,法院还会考虑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意见等因素。
2.男方的家暴行为会作为法院判决时对男方的不利条件,影响抚养权的判决结果。因此,受害人在争取抚养权时,可以强调男方的家暴行为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
3.无论孩子最终由哪一方抚养,父母双方都有抚养、教育、保护孩子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双方应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确保孩子得到充分的关爱和照顾。
三、
精神残疾人如何离婚
对于精神残疾人来说,离婚的方式和程序会根据其精神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完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残疾人,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
在离婚之前,因为配偶通常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所以需要先变更监护人,之后再提起离婚诉讼。这样可以确保精神残疾人在离婚过程中得到适当的保护和照顾。
2.完全可以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残疾人,则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
(1)如果选择协议离婚,双方需要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如果选择诉讼离婚,则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和起诉状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3.在离婚过程中,精神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
(1)法院在审理精神残疾人离婚案件时,会特别注意保护精神残疾人的利益,确保其在离婚过程中不受侵害。
(2)社会也应加强对精神残疾人的关注和关爱,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