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方有抑郁症离婚时,财产先由双方协商分割。若协商不成,则可诉讼离婚。法院会依据双方情况和财产实际,照顾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权益,判决分割财产,确保判决公平合理。
一、
一方抑郁症离婚财产怎么分
一方有抑郁症离婚时,财产的分割方式首先是双方自行协商。尽管患有抑郁症,但患者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行为,包括与配偶协商如何分割财产。
1.如果双方无法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那么可以诉诸法律途径,即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和财产的实际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如何分割财产。
2.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婚姻期间的贡献、子女的抚养需要等因素,以确保判决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二、
抑郁症离婚财产分割法律依据
文庄律师网提醒,在抑郁症离婚财产分割的问题上,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明确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对于已经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或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
离婚后对财产分割反悔处理
离婚后,如果一方对已经生效的财产分割协议反悔,其处理方式是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该协议。
1.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严格审查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未发现此类情形,法院将不允许撤销已经生效的财产分割协议。
2.这一处理原则体现了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保护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司法解释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即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经审理后未发现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