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被诱导消费了,能退款,依据《民法典》,若因卖方欺诈违背真实意思消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款项应全额退还。
一、
被诱导消费了能退款吗
被诱导消费了,确实能退款,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因为卖方的欺诈行为而做出了违背真实意思的决定,那么消费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这个合同。
1.一旦合同被撤销,它将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消费者基于该合同交付的标的物价款,也就是支付的款项,应当全额退还。
2.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卖方只是对其产品作出了一定限度的夸大宣传,这通常被视为一种商业行为,并不构成欺诈。
3.如果买方想要解除合同并退款,虽然价款可以退还,但买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因为尽管卖方的宣传可能有所夸大,但买方在购买时仍应谨慎判断,并承担因自身判断失误而产生的后果。
二、
被诱导买保险如何维权
面对被诱导购买保险的情况,投保人同样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如果投保人因为被欺骗或诱导而购买了保险,那么投保人可以对这份保险进行撤销,并有权要求保险人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2.在实际操作中,投保人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自己在购买保险时受到了欺骗或诱导。这些证据可以包括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书面材料、录音录像等。
3.一旦证据确凿,投保人就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撤销合同的要求,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4.如果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投保人也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并依法追究保险公司的法律责任。
三、
被诱导消费退款法律依据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被诱导消费退款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也规定了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
这意味着,如果卖方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导致消费者做出了违背真实意思的决定并支付了款项,那么卖方不仅需要退还消费者的款项,还可能需要承担因违约而产生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