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婚前财产离婚后一般不参与分配。但具体还需根据情况分析:若双方有特别约定,按约定处理;若无约定,则婚前财产通常归各自所有。判断是否属于婚前财产的关键在于财产权的取得时间是否在结婚之前。
一、
关于婚前财产离婚后怎么分配
婚前财产离婚后通常是不进行分配的,但具体分配方式还需根据以下情况具体分析:
1.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归属有明确的书面或口头约定(双方无争议),离婚时应按照这些约定来处理婚前财产。当然,这些约定不能规避法律,否则将被视为无效。
2.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它们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应遵循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这意味着,除非有特别约定,否则这些财产将在离婚时被均分。
3.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复员、转业军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结婚时间10年以上的),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二、
哪些财产被认定为婚前财产
文庄律师网提醒,在离婚案件中,以下财产通常被视为婚前财产:
1.夫妻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的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此外,婚前各自为结婚所购置的财产也属于婚前财产。
2.复员、转业军人从部队带回来的医疗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如果婚后夫妻共同生活时间较短,则这些军人的复员费和转业费也视为婚前财产。
3.离婚时夫妻各自使用的衣物、生活用品和职业上的用物(贵重物品除外)也属于婚前财产。
4.离婚时与个人身份不可分离的婚后所得财产和未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同样被视为婚前财产。
5.夫妻间对财产的合法书面约定或双方均承认的符合事实的口头约定也可以将某些财产视为个人财产。
三、
婚前财产需要注意什么
在处理婚前财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判断是否属于婚前财产的关键在于财产权的取得时间是否在结婚之前。即使婚后才实际占有该财产,但如果其财产权的取得系在婚前,那么它仍被视为婚前个人财产。
2.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持续而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否则婚前财产将始终保持其个人属性。
3.如果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或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法院通常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