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医疗欺诈的三类划分包括虚构服务事实、夸大病情效果、隐瞒病情风险。这些行为均违背医疗诚信,损害患者权益。医疗赔偿包括了医疗费、误工费等项目。

一、

医疗欺诈分为哪三类

  医疗欺诈在医疗服务领域中,根据其表现形式和手法,通常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类:

  1.直接虚构医疗服务事实的行为,即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直接编造不存在的医疗情况或效果,诱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诊疗服务;

  2.故意夸大病情或诊疗效果,通过夸大病情的严重性或者诊疗效果的显著性,使患者产生恐慌或期待,从而接受过度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3.故意隐瞒病情或诊疗风险,对于患者应当知晓的病情信息或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故意不予告知,导致患者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接受诊疗。

  这三类医疗欺诈行为均违背了医疗服务的诚信原则,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

医疗欺诈的诈骗罪构成要件

  文庄律师网提醒,医疗欺诈若构成诈骗罪,需满足诈骗罪的四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即医疗欺诈行为必须侵犯了患者的财产权益。

  2.客观要件:在客观上,医疗欺诈表现为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患者数额较大的财物。这包括虚构病情、夸大疗效、隐瞒风险等行为,导致患者基于错误认识而支付医疗费用。

  3.主体要件: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在医疗欺诈中,可以是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参与欺诈行为的个人。

  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医疗欺诈的实施者明知其行为会误导患者并造成财产损失,却仍故意为之,具有非法占有患者财物的目的。

医疗欺诈分为哪三类  第1张

三、

医疗赔偿包括哪些项目

  医疗赔偿项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