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骗保的法律责任主要是骗保者需退还骗取金额,并处以1-3倍罚款,以维护社会保险基金秩序和对违法者进行经济制裁,具体需要根据法律规定。
一、
骗保有什么法律责任吗
1.骗保行为涉及的法律责任是明确且严重的,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以及《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骗保者需承担包括责令退还骗取金额、罚款等行政责任。
2.骗保行为一旦被查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责令骗保者退还所骗取的金额,并处以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这些措施旨在恢复社会保险基金的正常秩序,并对违法者进行经济制裁。
二、
骗保行为会受到哪些处罚?
文庄律师网提醒,骗保行为不仅面临经济处罚,还可能受到行政乃至刑事处罚。
1.在行政层面,除了上述的责令退还和罚款外,对于情节严重的骗保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可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如吊销相关资格或限制其参与社会保险活动。
2.如果骗保行为构成犯罪,如诈骗罪等,骗保者还将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这包括但不限于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刑罚,具体处罚将依据犯罪情节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三、
骗保涉及犯罪如何处理?
当骗保行为达到犯罪程度时,其处理将遵循刑事诉讼程序。
1.骗保案件会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骗保者的犯罪事实。
2.侦查终结后,案件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将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3.在审判阶段,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作出判决。
4.如果骗保者被认定构成犯罪,将依法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同时,骗保者还需承担因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