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工厂急辞工扣工资不一定合法。若未造成实际损失,扣工资不合法,劳动者可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
在工厂急辞工扣工资合法吗
在工厂急辞工,单位扣发工资是否合法,取决于是否给单位造成了损失:
1.如果急辞工并未给工厂带来实际损失,那么单位扣发工资是不合法的。
2.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收集能证明自己在工厂上班的相关证据,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免费),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急辞工法律规定及后果
急辞工,即劳动者未按照法定程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而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虽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其工资发放和扣除的标准,但《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对劳动者的解除权进行了规定。
1.该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当用人单位具备法定情形时,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3.虽然这一规定针对的是用人单位的解除权,但从中可以推断出,劳动者未提前通知而解除劳动合同,可能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一定的预期损失,如招聘替代人员的费用等。
三、
急辞工赔偿用人单位哪些损失
文庄律师网提醒,根据《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赔偿用人单位以下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劳动者所支付的费用。这包括招聘广告费、面试费用、录用手续费等。
2.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如果双方另有约定,则按约定办理。这通常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费用。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包括因劳动者急辞工而导致的生产停滞、订单延误、客户流失等直接经济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这包括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赔偿金等费用。
如果劳动者违反了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应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