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立案审查通常是不需要通知家属的,是公安与检察院间程序,确定立案及强制措施。家属通常不直接收司法机关通知。《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在立案审查阶段必须通知家属。
一、
立案审查需要通知家属吗
立案审查一般不需要通知家属。这是因为立案审查主要是公安机关和检察院之间进行的法律程序,旨在确定案件是否达到立案标准,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强制措施如逮捕。
1.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时,会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交提请批准逮捕书及相关材料,但这一过程中并不包含直接通知家属的环节。
2.家属在立案审查阶段往往不会直接收到来自司法机关的通知。
二、
立案审查阶段家属如何得知案情
虽然立案审查阶段不会直接通知家属,但家属仍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案情进展。
1.家属可以向当时负责案件的承办民警咨询,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和进展。
2.如果家属已经委托了律师,那么律师会作为家属的代理人与司法机关进行沟通,并及时将案件信息反馈给家属。
3.随着司法公开力度的加大,一些地方司法机关也会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案件信息,家属可以关注这些渠道以获取更多案件信息。
三、
立案审查不通知家属的原因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立案审查不通知家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护案件秘密和侦查工作的需要。在立案审查阶段,案件尚处于初步调查阶段,相关信息可能涉及案件秘密和侦查策略,因此不宜过早向外界透露。
2.避免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案件尚未明朗之前,过早通知家属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猜测,甚至可能对案件调查产生负面影响。
3.遵循法律程序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在立案审查阶段必须通知家属,因此司法机关在遵循法律程序的前提下,有权决定是否通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