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合同造假将承担返还原物、折价补偿及赔偿责任等法律后果。如果是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方利益,合同无效,且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一、

合同造假有什么法律责任

  合同造假涉及的法律责任是严肃的。

  1.当合同被认定为造假时,双方均应承担返还原物的责任。若原物无法返还或返还已无实际意义,则需按物品价值进行折价补偿。

  2.对于导致合同造假行为有过错的一方,还需根据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些责任是依据法律原则对造假行为的一种惩戒,旨在维护合同交易的公平与诚信。

  3.《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明确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这意味着,若合同造假涉及双方恶意串通并损害第三方利益,则该合同自始无效,且造假者还需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二、

假合同如何承担法律后果

  文庄律师网提醒,假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其承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返还原物、折价补偿及赔偿损失。

  1.造假者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具体取决于造假行为的严重程度及其造成的后果。

  2.对于故意伪造合同以骗取财物或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公安机关有权介入调查,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刑事责任。

  3.在承担法律后果的过程中,法院将依据事实、证据及法律规定进行公正裁判,确保造假者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同时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合同造假有什么法律责任  第1张

三、

合同造假涉及的法律规定

  合同造假行为不仅违反了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等罪名。

  1.在民法领域:

  (1)《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合同造假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如上述第一百五十四条关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

  (2)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造假还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撤销或被确认部分无效等法律后果。

  2.在刑法领域:

  (1)若合同造假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则可能构成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2)此时,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侦查,并由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由法院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因此,合同造假行为不仅会受到民事法律的制裁,还可能面临刑事法律的严惩。为避免此类风险,各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