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当得利并不直接构成犯罪,而是民事法律制度。它指无法律依据而获得的利益,造成他人损失,应返还。不当得利是民法上的债的关系,受损方可请求返还,属于民事责任。
一、
不当得利构成什么罪
不当得利本身并不直接构成刑法上的犯罪,而是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1.它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
2.不当得利是民法上的一种债的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当一方基于不当得利获得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时,受损方有权请求返还该不当利益,但这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而非刑事责任。
二、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文庄律师网提醒,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
1.一方获得利益:这是指因为一定的法律事实结果,使得当事人财产的增加或利益上的积累。
2.他方利益受损:这表示由于一定的事实,使得他方的财产总额减少。损失可以是现有利益的减少(直接或积极的损失),也可以是利益应当增加而未增加(间接或消极损失)。
3.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即受损失是由获得利益的人造成的后果。这种因果关系不要求损失与受益在数额上完全相等,它只影响义务人返还义务的范围。
4.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依据、利益受损有法律根据: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三、
不当得利如何返还
不当得利的返还根据受益人的主观状态分为不同情况:
1.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根据。
(1)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受益人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
(2)若利益已不存在,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
(3)若受益人受有的利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则返还范围以受损人受到的损失为准。
2.受益人恶意的:即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明知其没有合法根据。在此情况下,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利益已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
3.受益人的主观状态转变:若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但后来变为恶意,则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