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合同用假名字犯法。根据规定,在合同中使用假名字属于违法行为,构成欺诈,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并涉嫌合同诈骗罪,特别是当目的是骗取对方大额财物时。

一、

合同用假名字犯法吗

  在合同中使用假名字是违法的行为。

  1.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使用假名签字,若此举导致对方基于真实意思表示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这便构成了欺诈行为。

  2.此类行为不仅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也是不合法的民事行为,其结果可能是导致合同自始无效或绝对无效。

  3.更严重者,还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尤其是当使用假名字是为了骗取对方财物,且数额较大时。

二、

合同用假名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文庄律师网提醒,合同用假名的法律后果主要取决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及实际造成的损害。

  1.若行为人仅以假名签订合同,但并无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且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那么可能不构成合同诈骗,但仍需承担因欺诈行为导致的合同无效等法律后果。

  2.若行为人使用假名是为了骗取对方财物,且满足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等,则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包括可能被判处刑罚。

合同用假名字犯法吗  第1张

三、

合同诈骗罪的表现及判定

  合同诈骗罪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

  1.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或变造的票据及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

  3.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财物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等五种情形。

  判定合同诈骗罪时,需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客观行为及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