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物业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房屋及其配套设施,具有非人格性、独立性、可支配性和价值性特征。物业在法律和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一、
物业的概念及特征有哪些
物业一词在法律上,虽不直接等同于“物”的广泛概念,但其管理对象往往涉及各类物业资产,即法律上所定义的“物”。
在法律上,物的概念广泛,既包括有体物,如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也包括某些法律规定的权利,如可以转让的不动产使用权。
物业,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其特征如下:
1.非人格性:物业作为管理对象,不具有人格属性,即不能是自然人或法人本身。
2.独立性:物业作为独立的财产权客体,可以单独进行权利设定和变动。
3.可支配性:物业必须能够为人力所支配,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4.价值性:物业必须对人类有价值,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使用价值。
二、
物业的主要分类方式
文庄律师网提醒,物业在法律和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分类方式:
1.动产与不动产:物业中最基本的分类是动产与不动产。不动产如土地、建筑物等,因其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成为物业管理的核心对象。
2.主物与从物:在物业管理中,主物与从物的区分有助于明确权利归属和权益分配,如建筑物与其附属设施。
3.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与禁止流通物:根据物业的流通性,可分为流通物、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这一分类对于物业的转让和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三、
物的流通性与使用形态分类
从物的流通性和使用形态出发,物业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种类型:
1.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流通物是指可以自由交易的物业,如商品房。而限制流通物则受到特定条件或范围的限制,如某些特殊用途的土地。
2.消耗物与非消耗物:消耗物如燃料、食品等,在使用后价值减少或消失。非消耗物如房屋、机器设备等,则可长期反复使用。
3.可分物与不可分物:可分物如粮食、布料等,可以分割而不影响其性质。不可分物如机器整体、建筑物等,一旦分割即丧失原有价值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