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非机动车主责,交通事故的赔偿方式包括协商、起诉,非机动车主需承担50%以上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若非机动车驾驶人过错导致事故,将减轻机动车方赔偿,但非机动车主仍需按过错程度赔付超50%损失。

一、

非机动车主责交通事故怎么赔偿

  非机动车承担主责的交通事故,双方可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功的可以起诉,非机动车主需承担50%以上的赔偿责任。这一结论基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明确指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2.由于非机动车主的违章行为与事故的发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且被判定为主要责任方,因此需承担超过5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主需根据其过错程度,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应的经济赔付。

二、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责任划分主要依据各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及违章行为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具体来说:

  1.若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则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原则上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3.但若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则可减轻机动车一方的损害赔偿责任。

  4.减轻的比例根据非机动车、行人的过错程度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80%—90%的损害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减轻60%—70%的损害赔偿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减轻40%—50%的损害赔偿责任;

  (4)负次要责任的,减轻20%—30%的损害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主责交通事故怎么赔偿  第1张

三、

非机动车主责的赔偿减轻情形

  虽然非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时需承担较高的赔偿责任,但法律也规定了减轻赔偿责任的情形。

  1.若非机动车驾驶人能够证明其虽有过错,但机动车驾驶人同样存在违章行为,且该违章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联,或者机动车驾驶人未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则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赔偿责任可适当减轻。

  2.若非机动车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后积极采取救助措施,减少事故损失,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赔偿责任。

  文庄律师网提醒,这些减轻情形的适用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进行判断,且减轻的程度也需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及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