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民事纠纷一般起诉一次,遵循一事不再理。但如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一次,二审为终审。在民事纠纷中,若原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选择撤诉,其仍然有权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再次就该纠纷提起诉讼。
一、
民事纠纷可以起诉几次
民事纠纷的起诉次数在一般情况下为一次。
1.根据我国的诉讼制度,当事人对于同一纠纷在法院进行审理后,若案件已经通过判决或裁定确定,便遵循“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即不得再次就该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
2.若当事人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这视为一次救济机会,而二审判决则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
因此,从诉讼程序的角度来看,民事纠纷的起诉(含上诉)次数虽有限制,但确保了司法裁判的终局性和权威性。
二、
民事纠纷撤诉后再起诉规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在民事纠纷中,若原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选择撤诉,并经法院裁定准许后,其仍然有权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再次就该纠纷提起诉讼。
1.这并不意味着“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失效,而是基于原告对自身诉讼权利的处分。
2.若案件已经经过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且该判决已生效,则原告不得再就同一纠纷向法院起诉,此即“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具体体现。
3.对于撤诉后再起诉的情况,法院会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审查,确保诉讼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
民事纠纷上诉流程及规定?
民事纠纷的上诉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当事人需在法定期限内(一般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或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明确上诉请求及理由。
2.上级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后,会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将立案受理。
3.上级法院将组成合议庭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审理过程中包括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审查证据、进行法庭辩论等环节。
4.上级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二审判决或裁定。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即二审判决或裁定为终局裁判,当事人必须遵守。对于二审判决或裁定仍有异议的,当事人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寻求救济,但须符合法定条件并经严格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