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同居在一起,家暴可能是够判刑的,《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暴行为构成犯罪将追责,不限于婚姻关系。若导致轻伤以上,或长期虐待,将依法受刑罚制裁。
一、
同居在一起家暴够判刑吗
同居在一起,同样有可能够判刑,虽然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在法律上有所不同,但家暴行为本身并不因关系的性质而改变其违法性。
1.《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了,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的“家庭暴力”并非仅限于婚姻关系中,而是涵盖了具有亲密关系的人群之间的暴力行为。
因此,同居期间的家暴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如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如果同居期间的家暴行为导致受害人身体受伤,且伤势达到轻伤以上程度,加害人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罚。
3.如果加害人长期对同居伴侣进行虐待,情节恶劣,还可能构成虐待罪,同样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
同居遭遇家暴如何寻求法律救济
同居期间遭遇家暴,受害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求法律救济。
1.应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并到医院就诊作记录,伤势较重的应进行法医鉴定。这是保留证据、追究施暴者法律责任的重要步骤。
2.受害人可以向妇联、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反映情况,请求这些组织对施暴者给予批评教育和惩罚,予以劝阻和调解。
3.受害人还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确保自己的安全,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独立的法律救济措施,可以在不提起任何诉讼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申请。
4.如果受害人决定离婚或解除同居关系,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或同居关系解除诉讼,并请求损害赔偿。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根据《民法典》规定,实施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种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旨在弥补受害人因家暴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和伤害。
三、
同居家暴的法律责任及判刑标准
同居家暴的法律责任与婚姻家暴相似,主要取决于家暴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1.如果家暴行为构成犯罪,如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加害人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具体判刑标准则根据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以及加害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2.以故意伤害罪为例,如果同居期间的家暴行为导致受害人轻伤以上程度,加害人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如果家暴行为构成虐待罪等其他犯罪,加害人也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刑罚。
因此,同居期间的家暴行为不仅会对受害人造成身心伤害,还会让加害人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