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申请劳动仲裁的情况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劳动关系确认、合同履行、待遇等发生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一、
什么样的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情况:
1.因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发生争议时;
2.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争议时。
二、
劳动仲裁的管辖原则
关于劳动仲裁的管辖原则,主要遵循以下三点:
1.地域管辖原则要求一般劳动争议应到用人单位所在工商注册、登记区域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
(1)对于劳务派遣员工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向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工商注册、登记区域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申请。
(2)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则可以到用人单位工商注册、登记区域所在地或者事故发生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2.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仲裁原则允许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就近选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3.级别管辖原则明确了区(县)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本区内普通劳动争议,而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则管辖外商投资企业或本市重大劳动争议。
(1)若对劳动仲裁管辖有异议,双方劳动仲裁委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报送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2)还存在移送管辖的情况,即将已受理的无管辖权的劳动争议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三、
劳动仲裁的程序步骤
劳动仲裁的程序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仲裁委员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2.进入双方调解阶段,若调解达成协议,则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若调解不成,则进入开庭审理阶段,仲裁庭需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3.仲裁庭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仲裁裁决。对于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劳动者若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若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文书(调解书、裁决书)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这一系列的程序步骤旨在确保劳动仲裁的公正、公平和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