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涉及主观意图与客观行为,若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而逃离或未报案离开医院,均视为逃逸。逃逸者将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一、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关键在于对行为人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的判断。

  1.若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明知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或者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而驾车驶离现场,均可视为交通肇事逃逸。

  2.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或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以及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的行为,同样符合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二、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涉及多个方面。

  1.从主观方面来看,交通肇事逃逸属于行为人主观上的直接故意行为,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危害后果的发生,而故意实施逃离现场的行为。

  2.从客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必须造成了交通事故,且为了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的追究,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

  3.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侵犯的是人身、财产权益,行为人应当对其所导致的危害进行补救。

  需要注意的是,在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当事人的行为表现、相关证据等。同时,还应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对肇事逃逸行为进行准确认定和惩处。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第1张

三、

逃逸后的法律责任

  1.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人,法律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有哪些?如果你对此还有疑问,欢迎在文庄律师网上提问,我们会尽快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