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十五日内才能拿到工资,主要取决于单位履行情况。单位若积极履行,劳动者或可迅速获薪;若拒绝履行,劳动者需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申请强制执行,具体时间则无法一概而论。

一、

劳动仲裁多久才能拿到工资

  劳动仲裁作出裁决后15天内才能拿到工资,主要取决于单位的履行情况。一般来说,仲裁程序结束后,单位应立即按照仲裁裁决支付工资。

  1.具体时间无法一概而论,因为这涉及到单位的执行效率和意愿,如果单位在仲裁裁决生效后积极履行,那么劳动者可能很快就能拿到工资。

  2.但如果单位拒绝履行,劳动者则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迫使单位支付工资。

  3.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强制执行并不是立即就能拿到工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因此,劳动者在申请强制执行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准备好必要的证据和材料。

二、

劳动仲裁的全程时长

  劳动仲裁的全程时长,即劳动仲裁程序的时间,通常在四十五日内,这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的。

  1.一般的仲裁庭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会结束裁决,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仲裁程序延长。

  (1)当案件比较复杂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2)如果仲裁庭在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情况下,当事人还可以就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对于事实清楚的一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庭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以加快处理速度。

  但总的来说,劳动仲裁的全程时长还是相对固定的,即立案之日起的四十五日内。

劳动仲裁多久才能拿到工资  第1张

三、

单位不履行如何强制执行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当单位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时,劳动者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在申请强制执行前,劳动者应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和材料,包括劳动仲裁裁决书、单位不履行的证明材料等。然后,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2.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请后,会依法对单位进行强制执行。这包括查封、扣押、冻结单位的财产等措施,以迫使单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

  3.如果单位仍然拒绝履行,人民法院还可以采取更进一步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因此,当单位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时,劳动者不必过于担心和焦虑。只要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一定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