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故意犯罪的不同形态及其主要区别是怎样的?一般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危害结果并希望其发生;间接故意则指行为人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放任其发生。

一、

故意犯罪的不同形态及其主要区别

  在探讨故意犯罪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故意犯罪的不同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故意犯罪主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在直接故意中,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有着明确的认识,无论是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都持有一种积极追求的心理态度。

  (2)这种心理态度表现为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希望,即行为人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2.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在间接故意中,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同样有着明确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限于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

  (2)与直接故意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有一种放任的态度,即行为人并不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也不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

  3.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直接故意的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并希望其发生;

  (2)间接故意的行为人仅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并放任其发生。

二、

故意犯罪的两种形式

  故意犯罪的两种形式分别是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

  (1)这种心理态度表现为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积极追求。

  (2)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有着明确的认识,并且持有一种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是区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重要标准之一。

  2.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有意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与直接故意不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有一种放任的态度。

  (2)这种放任态度表现为行为人虽然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并不积极追求其发生,也不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

故意犯罪的不同形态及其主要区别  第1张

三、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仅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心理态度上的不同。

  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则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存在差异,但二者都属于犯罪故意的范畴。在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故意时,需要同时考虑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方面。

  你对犯罪故意还有其他疑问吗?比如犯罪动机与故意犯罪的关联?快来文庄律师网,一起探讨更多法律问题,我们在这里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