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取保候审并非不会判刑,实际判决需综合案情、犯罪情节等因素。取保候审有条件限制,法院判刑遵循刑法规定,确保罪刑相适应。本文详解取保候审、判刑原则,助您了解法律常识。

一、

取保后为什么又判实刑

  1.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以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2.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就不会被判刑。实际上,取保候审期间,案件仍会继续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程序。

  3.在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后又被判实刑的情况。

  (1)这主要是因为取保候审只是暂时的强制措施,其是否采取与实际的判刑情况并不具有直接关联性。

  (2)法院在判决时,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依法作出判决。

  4.值得注意的是,取保候审的条件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一条和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某些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如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等,是不得取保候审的。

  因此,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也不意味着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

取保候审的条件

  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这是因为这些刑罚相对较轻,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

  2.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这需要在权衡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背景等因素后进行综合判断。

  3.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如果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也可以适用取保候审。这体现了法律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和保护。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这主要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避免对犯罪嫌疑人造成不必要的羁押。

取保后为什么又判实刑  第1张

三、

法院判刑的原则

  法院在判刑时,遵循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定的量刑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院在决定刑罚时,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考虑。

  这意味着法院会全面审查案件的证据和事实,评估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手段、后果等因素,以确定其罪责大小。

  2.法院在判刑时还会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

  (1)如果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如累犯、主犯等,法院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并加重刑罚。

  (2)如果具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如自首、立功等,法院则会适当减轻刑罚。

  3.法院在判刑时还会考虑减轻处罚的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如:

  (1)犯罪未遂、中止等,法院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如果虽然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您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取保候审和判刑的问题?欢迎在文庄律师网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文庄律师网上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