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羁押二十四小时后才能取保候审,羁押时间非唯一因素,取决于案件进展及是否符合取保条件。一般拘留37天或逮捕2月后,若案件未结且符合条件,可申请取保。
一、
羁押多久才能取保候审
羁押24小时后可才能取保候审,羁押的时间并非直接决定取保候审的唯一因素。
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羁押期限届满后,若案件尚未办结且需要继续侦查,此时可以考虑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刑事拘留的期限一般为37天,而逮捕的期限则通常是2个月。
2.当羁押期限达到上述时间节点,若案件尚未完结且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虽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即可申请取保候审。
二、
取保候审有哪些保证方式
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在《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两种:
1.保证人担保:
(1)被取保候审人需提出一个符合法定条件的人作为保证人,该保证人需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确保被取保候审人能够随传随到,候审无误。
(2)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保证人不及时报告的,将面临罚款等法律后果,甚至可能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3)保证人的资格及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均由公安机关进行认定和处理。
2.保证金担保: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选择交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作为保证金,以担保其候审期间的行为。
(2)若违反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保证金将被没收,并可能根据情节轻重采取进一步措施,如责令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监视居住或逮捕等。
(3)对于未违反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时,保证金应予以退还,保证金的数额由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需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及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三、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如何确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取保候审保证金的确定并非随意而为,而是由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后作出决定。
1.既要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等案件因素,以确保保证金数额能够起到应有的担保作用。
2.不能忽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保证金数额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或影响担保效果。
3.保证金的数额应确保既能有效约束被取保候审人的行为,又不至于给其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4.保证金的收取和保管统一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机关不直接参与保证金的收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