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规避合同风险,需从订立前调研对方资信,明确关键条款,审查主体资格开始。订立时,诚信磋商,预判风险并防范。全程管理,保障合同各方权益。
一、
怎么规避合同中的风险
在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中,规避合同风险是保障合同各方权益的重要任务,具体如下:
1.在合同订立前,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避免与信誉不良的主体签订合同。
2.对于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如标的物、价格、履行期限等,应进行详细磋商,确保条款明确、具体,无歧义。
3.还需注意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确认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
4.在合同订立阶段,应严格遵守诚实信用原则,避免恶意磋商、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
5.对于合同中的风险点,应提前预判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
规避合同风险有哪些阶段
文庄律师网提醒,规避合同风险主要涉及合同订立前、合同订立阶段、合同履行阶段以及合同终止后阶段。
1.在合同订立前,主要需关注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合同标的物的合法性与真实性等;
2.在合同订立阶段,则需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有效,避免重大误解、显失公正、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发生;
3.在合同履行阶段,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密切关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4.在合同终止后阶段,则需根据合同终止的原因,妥善处理合同权利义务的停止完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