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处理购买商品纠纷的方法是消费者与商家可先尝试协商、调解解决。若协商无果,消费者可依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无协议则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一、

如何处理购买商品纠纷

  处理购买商品纠纷,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式:

  1.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决争议。这意味着在出现纠纷时,消费者和商家可以直接对话,寻求共识,达成和解。

  2.若协商、调解无果,或者双方不愿进行协商、调解,消费者可以根据与商家达成的仲裁协议,向相关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在没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消费者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购销合同纠纷诉讼时效规定

  关于购销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1.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法律保护。

  2.若超过这一期限,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除非存在特殊情况,且经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延长,若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同样不予保护。

如何处理购买商品纠纷  第1张

三、

购销合同纠纷起诉流程及材料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购销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消费者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即起诉。

  (1)法院将对诉状进行立案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将通知消费者在7日内交纳诉讼费,交费后案件将正式立案;若不符合立案条件,则裁定不予受理。

  (2)若消费者对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可以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立案后,法院将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需在15日内进行答辩,并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法院将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还需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时,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并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之后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

  5.宣判后,若同意判决,当事人需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若不同意判决,则需根据裁定或判决的内容,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6.在上诉时,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需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等信息,以及上诉的请求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