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没缴纳社保,员工可依法离职。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未缴社保,员工有权解除合同,无需担责。离职时应保留证据,并要求单位进行补偿。
一、
没缴纳社保可以离职吗
没缴纳社保,员工确实可以选择离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当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2.这意味着,如果公司未履行其法定的社会保险缴纳义务,员工可以以此为由提出离职,并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3.员工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应当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未缴纳社保离职的法律依据
文庄律师网提醒,未缴纳社保离职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1.该条款详细列出了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其中第三项即为“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2.该法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违法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经济补偿等。因此,员工在因公司未缴纳社保而选择离职时,不仅有理有据,还有权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三、
离职后如何向公司要补偿金?
离职后,若因公司未缴纳社保而要求补偿金,员工可首先与公司进行协商,明确补偿金的数额和支付方式。
1.若协商不成,员工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员工也可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2.在申请仲裁时,员工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未缴纳社保的事实及因此给自己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