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已生效行政裁决书撤销需行政复议。若裁决有错,可向复议机关申请。审查确认有误,如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复议机关可撤销裁决,原裁决即失效。

一、

已生效行政裁决书怎么撤销

  已生效的行政裁决书,若当事人认为存在错误或不当之处,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的方式寻求撤销,具体如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行政裁决不服时,有权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在接到申请后,会依法对原行政裁决进行审查。

  2.若复议机关发现原裁决存在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依据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等情形之一,复议机关有权决定撤销该行政裁决。

  这一撤销决定将直接导致原行政裁决的失效,为当事人提供了纠正不当行政行为的法律途径。

二、

行政裁决撤销的法律依据

  文庄律师网提醒,行政裁决撤销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了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时,若发现存在前述六种情形之一,有权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2.该法还规定了复议机关在撤销原行政裁决后,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但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决定。

已生效行政裁决书怎么撤销  第1张

三、

行政裁决撤销后如何处理

  行政裁决被撤销后,原行政裁决即失去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将恢复到裁决作出之前的状态。

  1.对于被撤销的行政裁决所涉及的具体事项,当事人可以依法重新申请行政机关作出裁决,或者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解决争议。

  2.若原行政裁决的撤销给当事人造成了实际损失或不良影响,当事人还有权依法申请国家赔偿或采取其他救济措施。

  3.对于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发现的相关行政机关或工作人员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还应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