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犯罪中止与未遂有何关系?本文详细探讨了两者在时空范围、行为差异及刑责上的不同。了解这些差异对于理解刑法中犯罪形态及刑责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一、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关系。
1.两者在时空范围上有重合之处,均可存在于着手实行行为之后犯罪既遂结果发生之前这一时空范围。
这意味着,在犯罪实施的过程中,行为人有可能选择中止犯罪,也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完成犯罪,即犯罪未遂。
2.无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犯行均未至既遂。
在犯罪过程中,无论是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还是由于其他原因未能完成犯罪,都未能达到犯罪既遂的状态。对于结果犯来说,都未造成法定的犯罪结果。
3.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均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1)虽然两者均未达到既遂状态或者没有造成法定的犯罪结果,但行为人在其犯罪行为停止下来之前,主观上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客观上也已经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并造成了威胁或初步的损害。
(2)因此,两者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只不过在处罚上,中止犯会比较轻。
二、
时空重合与行为差异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时空范围上有重合之处,都存在于着手实行行为之后犯罪既遂结果发生之前这一时空范围。但两者在行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1.发生的时间不同。
(1)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
(2)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1)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
(2)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
(1)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
(2)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并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三、
刑责分析及主观态度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刑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两者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中止犯在主观上主动放弃了犯罪,因此在处罚上会比较轻。
1.从主观角度看,犯罪中止是当事人主动停止犯罪。
2.这表明,行为人在认识到犯罪行为的错误性后,主动放弃了犯罪,表现出一定的悔过和改正的态度。因此,在刑责上,中止犯通常会得到较轻的处罚。
3.犯罪未遂则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
(1)这表明,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或困难,导致未能完成犯罪。
(2)虽然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明确的犯罪故意,但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实现犯罪目的。因此,在刑责上,未遂犯通常会得到较重的处罚。
你对于犯罪中止与未遂的关系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在文庄律师网留言讨论!学习法律,维护正义,我们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