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法定节假日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重要权益,包括全体公民、部分公民及少数民族节日。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获不低于正常工资三倍的报酬。本文详细解读了法定节假日的法律规定及工资标准。

一、

劳动法如何规定法定节假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法定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重要权益。法定节假日主要包括三类:

  1.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这些节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放假,以保障全体公民的休息权利。

  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均为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具体放假安排由国家统一规定。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这些节日主要针对特定群体,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等。这些节日的放假安排,体现了对特定群体的特殊关怀和尊重。

  3.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这些节日的放假安排,则遵循各民族习惯,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二、

法定节假日的分类

  法定节假日主要分为三类:

  1.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这类节日是全国性的,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这些节日的放假安排,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的休息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这类节日主要针对特定群体,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等。

  这些节日的放假安排,体现了对特定群体的特殊关怀和尊重,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

  3.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这类节日的放假安排,则遵循各民族习惯,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这些节日的放假安排,既尊重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也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劳动法如何规定法定节假日  第1张

三、

额外工作的工资标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用人单位的一种约束,以防止其滥用劳动者在节假日的劳动权利。

  2.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或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情况,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相应的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工作时间和工资报酬的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护。

  你对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有疑问吗?在文庄律师网,我们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如果你有任何法律困惑,随时欢迎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