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强制执行人没有财产,法院不会依时间长短决定中止,而是依据执行情况和法律规定裁定。一旦确认无财产可供执行,不论时长,法院均可裁定中止执行。

一、

强制执行人没有财产多久中止执行

  强制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时,人民法院并不会根据时间的长短来直接决定中止执行,而是会依据具体的执行情况和法律规定来作出裁定。

  1.当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时,即满足《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六项所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2.只要被执行人经调查确认无财产可供执行,不论时间长短,人民法院均可裁定中止执行。

二、

强制执行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强制执行中止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当申请人出于某种原因,主动向人民法院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时,人民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如果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并且该异议被人民法院认为是有理由的,那么执行程序会中止,等待异议的解决。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或法人、组织终止:

  (1)当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

  (2)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时,执行程序也会中止。

  4.人民法院已受理破产申请:如果被执行人已被人民法院受理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那么执行程序将中止,等待破产程序的进行。

  5.其他法定情形:

  (1)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

  (2)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等,均属于强制执行中止的法定情形。

强制执行人没有财产多久中止执行  第1张

三、

强制执行中止后的处理办法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强制执行中止后,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1.对于因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而中止执行的案件,人民法院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等待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再恢复执行。

  2.对于因其他法定情形而中止执行的案件,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等待异议的解决、等待继承或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确定、等待破产程序的进行等。

  3.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即使执行程序被中止,被执行人仍应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恢复执行。

  因此,在强制执行中止后,债权人仍需保持关注,以便在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及时申请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