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劳动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劳动纠纷分个人与集体、合同履行、开除除名等类型。处理时需选合适方式,遵循法律程序。
一、
劳动争议处理方式有几种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解决:
1.双方可以尝试自行协商解决。这种方式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沟通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
2.如果双方无法自行协商或者协商无果,可以选择调解程序。
在此程序中,双方可以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自觉履行,如果调解不成,双方还可以选择申请仲裁或直接起诉。
3.仲裁程序也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
(1)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会先行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将作出裁决。
(2)需要注意的是,仲裁程序通常是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即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未经仲裁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
4.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这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
二、
劳动纠纷分类方法
劳动争议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
1.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人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个人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1)个人劳动争议主要涉及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
(2)集体劳动争议则涉及多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共同争议。
2.根据劳动争议的内容,可以进一步细分。
(1)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2)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等。
这些分类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争议的性质和焦点。
3.根据当事人国籍的不同,劳动争议还可以分为国内劳动争议与涉外劳动争议。
(1)国内劳动争议主要涉及我国国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纠纷。
(2)涉外劳动争议则涉及具有涉外因素的争议,如我国在国外设立的机构与我国派往该机构工作的人员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等。
4.在处理劳动纠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并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1)对于大部分劳动纠纷来说,仲裁前置程序是必要的步骤。
(2)在特定情况下,如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等,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对劳动争议还有哪些疑问?在文庄律师网,我们为你提供法律问题的解答和建议。快来提问吧,我们期待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