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拿到仲裁开庭通知书了,然后应细读内容了解开庭信息,并准备相关材料和陈述。不熟悉程序者可聘请律师。需注意证据真实合法、了解仲裁规则、保持冷静理智。

一、

拿到仲裁开庭通知书了然后怎么办

  拿到仲裁开庭通知书了,然后当事人应当积极准备参与仲裁庭审。

  1.需要仔细阅读通知书上的内容,了解开庭的时间、地点以及仲裁庭的组成人员等基本信息。

  2.当事人应当根据自己的主张和证据,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陈述,以便在庭审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3.如果当事人对仲裁程序不熟悉,或者认为需要专业的法律帮助,可以考虑聘请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进行代理或提供咨询。

  4.在准备过程中,当事人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确保所有提交的证据材料真实、合法、有效;

  (2)要熟悉仲裁规则和程序,了解自己在庭审中的权利和义务;

  (3)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在庭审过程中情绪失控或做出不当行为。

二、

仲裁的定义及其与诉讼区别

  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给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1.仲裁需要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而诉讼则是由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律程序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纠纷解决方式。

  2.仲裁通常具有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程序,可以根据当事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而诉讼则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和规定。

  3.仲裁裁决一般具有终局性,即一旦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而诉讼则可能需要经过多轮审理和上诉才能最终确定。

拿到仲裁开庭通知书了然后怎么办  第1张

三、

仲裁适用范围及不能仲裁情形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仲裁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1.纠纷可以涉及各类经济合同、知识产权、房地产、期货和证券交易、保险、借贷、票据、抵押、运输和海商等领域。

  2.仲裁还可以适用于一些由侵权行为引发的纠纷,如产品质量责任和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行为等,并非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

  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

  (1)涉及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等身份关系的纠纷;

  (2)行政争议。

  这些纠纷由于涉及到当事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或者需要由国家机关依法作出决定的事项,因此不属于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

  4.《仲裁法》还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由国家另行规定,不适用一般的仲裁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