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拖欠工资申请仲裁后得不到解决,可诉诸法院。准备充分证据材料,如合同、工资单等,了解诉讼程序,维护权益。在追索欠薪的过程中,劳动者应充分准备与欠薪相关的证据材料,以增强维权的说服力。
一、
拖欠工资申请仲裁后得不到解决怎么办
拖欠工资申请仲裁后得不到解决,可以如下处理:
1.劳动者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劳动争议进行裁决。
2.在准备诉讼时,劳动者应确保已准备好充分的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银行流水等,以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及工资拖欠事实。
3.劳动者还应了解诉讼程序及法律规定,以便在诉讼过程中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二、
拖欠工资的常见情形有哪些?
拖欠工资的情形多种多样,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劳动合同明确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未支付工资,无论拖延一天还是更久,均构成违法;
2.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按照公司惯例或双方约定的财务日未支付工资;
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未按时支付工资,包括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未提前或按时支付工资,以及年薪制或考核周期兑现工资未按规定预付等;
4.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需延期支付工资的,应经与工会协商并报相关部门备案,否则仍视为拖欠工资。
三、
追索欠薪应准备哪些证据?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在追索欠薪的过程中,劳动者应充分准备与欠薪相关的证据材料,以增强维权的说服力,具体而言,劳动者应收集并保留以下证据:
1.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作证、上岗证、考勤记录等;
2.证明工资水平及拖欠事实的证据,如工资单、银行流水、工资条、聊天记录或电话录音等;
3.若用人单位未能及时支付工资并出具欠条,劳动者应妥善保管该欠条作为重要证据;
4.劳动者在收集证据时应注意保持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顺利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审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