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劝退员工工资未结清,先沟通明确结算时间。如果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报酬。必要时向司法机关起诉,保障权益不受侵害。

一、

劝退员工工资不结清怎么办

  1.面对劝退员工而工资未结清的情况,员工首先应当与用人单位进行积极沟通,明确工资结算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2.若沟通无果,员工有权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应得的工资报酬。

  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4.若劳动仲裁结果未能得到执行,员工可进一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强制要求用人单位履行支付义务。

二、

被辞退不结算工资如何仲裁?

  文庄律师网提醒,当员工遭遇被辞退且未获得应结算工资时,仲裁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

  1.员工需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辞退通知等,以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及未结算工资的事实。

  2.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详细阐述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受理并组织调解或仲裁庭审,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及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3.若裁决结果支持员工请求,但用人单位仍不履行支付义务,员工可依据裁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劝退员工工资不结清怎么办  第1张

三、

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

  3.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4.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拒不改正;

  6.劳动者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

  7.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

  8.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且无法安排新工作;

  9.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胜任;

  10.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协商不成;

  11.用人单位因重整、生产经营困难、转产等原因需裁减人员等。

  在这些情形下,用人单位需依法履行解除合同的程序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