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被打伤后伤残鉴定的时间一般是出院后三到六个月内,鉴定流程包括初审、审批、受理以及鉴定。伤残鉴定则可由当事人、用人单位、交通事故双方、公检法等送检部门申请。
一、
被打伤后伤残鉴定什么时候做
被打伤后伤残鉴定,最佳时间是在治疗终结后,通常是在出院后的3到6个月内,鉴定流程具体如下:
1.初审:鉴定人核对委托人身份,审核委托鉴定事项是否明确、用途和要求是否合法,是否属于本鉴定机构的鉴定范围等。
2.审批:由鉴定机构负责人或指定的鉴定人审查鉴定材料,签署是否受理意见。
3.受理:决定受理的,收取鉴定费用并办理受理登记手续,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
4.鉴定:鉴定机构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鉴定。
二、
伤情鉴定与伤残鉴定区别
伤情鉴定与伤残鉴定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确定鉴定的时间不同。伤情鉴定通常在伤情发生后立即进行,而伤残鉴定则需在治疗终结后,即伤者身体状况相对稳定时进行,一般建议在出院三个月后进行,若伤者体内有固定物,需取出后再进行鉴定。
2.提出鉴定的机关也不同,伤情鉴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提出,而伤残鉴定则可由当事人、用人单位、交通事故双方、公检法等送检部门申请。
3.两者的鉴定意义、标准依据、使用目的以及等级划分均有所不同。
(1)伤情鉴定主要关注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用于确定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2)伤残鉴定则关注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影响民事赔偿或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的确定。
三、
被打后如何进行伤残鉴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被打后,进行伤残鉴定的流程相对明确。
1.受害人应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按照公安机关的指示,前往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在鉴定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提供详细的伤情描述、医疗记录以及相关的诊断证明。
2.鉴定机构会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和受害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鉴定。
3.如果受害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重新鉴定,受害人应保留好所有与伤残鉴定相关的证据和资料,以备后续的法律程序使用。
在整个过程中,受害人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