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肇事逃逸的认定主要基于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的行为表现。逃避责任即构成肇事逃逸。无证驾驶逃逸处罚更重,包括刑事和行政处罚。了解肇事逃逸的性质判定和处罚有助于维护交通安全。

一、

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肇事逃逸的认定主要基于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的行为表现。

  1.具体而言,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若当事人在知晓事故发生的前提下,主观上抱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意图,进而采取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甚至潜逃藏匿的行为,即可认定为肇事逃逸。

  2.这种逃逸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条款,也严重损害了事故处理程序的正常进行和公正性。

  3.在实际认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1)要确认当事人是否知晓事故的发生,这是判断其是否具有逃逸意图的前提。

  (2)要分析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逃避法律责任的特征,如是否故意离开事故现场、是否试图隐匿身份或销毁证据等。

  (3)还需要结合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等证据,综合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二、

无证驾驶逃逸处罚

  对于无证驾驶逃逸的处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后果相当严重。

  1.如果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则处罚更为严厉,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以下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能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1)对于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

  3.无证驾驶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因此,对于无证驾驶逃逸的行为,更应从严从重处罚,以维护交通安全和法制秩序。

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第1张

三、

肇事逃逸的性质判定

  肇事逃逸的性质判定主要依据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1.如果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且其行为构成犯罪,那么该行为就属于刑事案件范畴,将受到刑事法律的制裁。

  2.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

  3.若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不构成犯罪,那么该行为就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范畴,对于这类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如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

  4.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还是不构成犯罪的交通违法逃逸,都将对肇事者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

  综上所述,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性质判定和处罚依据均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你还知道哪些交通事故相关的法律常识?如需更多法律解答,欢迎在文庄律师网咨询,我们会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