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农村宅基地纠纷,首选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鼓励当事人互谅互让,通过友好协商快速平息纠纷,维护邻里和谐。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一、

农村宅基地纠纷怎么解决

  面对农村宅基地纠纷,首先应当采取协商解决的方式,《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明确指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这意味着,当村民之间因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时,双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努力达成和解协议,协商解决不仅有助于快速平息纠纷,还能维护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

农村宅基地纠纷行政处理方式

  若协商不成,农村宅基地纠纷可通过行政途径解决。

  1.《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2.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当事人可向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处理申请,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调查、调解或裁决。

  3.对于侵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为受害人提供行政保护。

农村宅基地纠纷怎么解决  第1张

三、

农村宅基地纠纷可起诉吗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关于农村宅基地纠纷是否可起诉的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同时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若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处理结果不满,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寻求进一步解决。

  3.对于直接侵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被侵权人无需先经过行政机关处理,即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