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父母离婚后,仍然是子女的监护人。《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双方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且父母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一、
父母离婚后还是子女的监护人吗
父母离婚后,是子女的监护人。
1.“抚养”和“监护”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即使父母离婚,未获得子女抚养权的一方,仍对子女有监护权。
2.父母双方不因离婚而丧失孩子的监护人资格。也就是说,父母离婚后,不论孩子归哪一方抚养,父母双方仍然是孩子的监护人,都应履行监护义务、承担监护职责。
3.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同时,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二、
离婚后监护人能卖孩子房产吗
文庄律师网提醒,离婚后,监护人一般是没有权利卖孩子名下的房产的,除非处置财产的行为是为了保护或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1.监护人应当履行的职责包括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2.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3.在财产监护方面,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必须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就是违法的。
因此,除非是为了孩子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能随意出售孩子名下的房产。
三、
离婚后财产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离婚后财产分割的原则并非简单的一人一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割。
1.离婚时个人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的不予分割,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如果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按照约定处理。
3.如果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时,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4.如果离婚时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5.如果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这样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