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过度医疗处理方式是起诉医院,要求退还多支付的费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过度医疗指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实施不恰当医疗行为。

一、

过度医疗怎么处理

  遭遇过度医疗,患者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如下:

  1.过度医疗指的是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不道德的医疗行为,常见的有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

  2.在处理过度医疗问题时,举证责任是一个关键环节。法院一般会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因此患者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3.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伤病情报告、就医结算票据等。为了确保证据的有效性,患者住院后应及时打印病历和各项报告单发票,并妥善保管好相关证据。

  4.《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这也为患者维护自己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

医疗过失的赔偿标准

  文庄律师网提醒,当医疗行为因过失导致医疗事故时,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1)医疗费的计算是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2)误工费则根据患者的固定收入或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则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计算。

  2.这些赔偿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患者在医疗事故中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诊疗规范,避免医疗过失的发生。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对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和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患者维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过度医疗怎么处理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