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营业执照注销的情况包括企业违法经营;严重失信;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等情形,工商部门将依法吊销其执照。营业执照吊销与注销差别表现在程序及法律后果上。
一、
什么情况下营业执照会被注销
当企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营业执照会被注销:
1.资本虚报:企业在工商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且情节严重,这不仅违反了市场诚信原则,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将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2.虚假材料或欺诈手段:使用虚假材料或采取欺诈手段进行工商登记,隐瞒重要事实,这是对登记机关的欺骗,也是对市场竞争的破坏,同样会导致营业执照被吊销。
3.长期未开业或停业:企业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这被视为浪费社会资源,也可能损害债权人利益,因此也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4.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在工商变更时未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且在责令限期登记后逾期仍不办理,尤其是变更经营范围涉及需审批项目而未取得批准的,情节严重时将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5.年度报告中弄虚作假:在年度报告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且在限期内不予改正或逾期不接受年度报告的,也会被吊销营业执照或处以罚款。
二、
营业执照吊销与注销差别
文庄律师网提醒,吊销营业执照与注销营业执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概念。
1.吊销营业执照是国家对企业的一种惩罚性措施,通常是因为企业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导致营业资格被取消。
2.而注销营业执照则是企业主动或被动地终止经营活动后,经过一系列合法程序,由工商部门进行的正式注销手续。
两者在性质、程序及法律后果上均有显著差异。吊销是先吊销后清查,而注销则是先清查后注销,体现了不同的法律逻辑和程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