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未签合同未交社保,赔偿的方法是和用人单位协商,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和补缴。但社保未缴主要责任是补缴,非直接赔偿。若因此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一、

未签合同未交社保怎样赔偿

  未签合同未交社保,赔偿方式如下:

  1.和单位协商赔偿,对于社保未缴纳的情况,用人单位的主要责任是补缴,而非直接赔偿,当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而选择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3.经济补偿的金额按照劳动者在公司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

  4.若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或拒绝补缴社保,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

  5.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从第二月起每月二倍的工资作为赔偿。

二、

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关系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有效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这些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收入情况,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这些证件通常包含劳动者的姓名、职务、用人单位等信息,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这些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是通过何种方式进入用人单位工作的,也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之一。

  4.考勤记录。考勤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辅助证据。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如果劳动者能够找到其他同事或相关人员的证言,也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之一。

未签合同未交社保怎样赔偿  第1张

三、

单位不缴社保的辞职补偿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当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时,劳动者有权以单位不缴社保为由向单位提交辞职书,并可立即离职。

  1.劳动者可以主张用人单位为其补缴社保,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金额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经济补偿或补缴社保,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履行相关义务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3.劳动者在主张权利时应确保所提供的证据真实有效,并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劳动者也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规定,以便在必要时能够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