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合同没到期裁员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说明裁员情况并听取意见,之后报告劳动行政部门。这是法律明确要求的裁员流程。对于合同未到期即被裁员的员工,用人单位需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一、

合同没到期裁员怎么解决

  合同未到期,若用人单位因经济性原因需要裁员,首先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1.面对这一情况,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裁员的具体情况,并充分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2.在确保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用人单位还需将裁减人员方案报告给劳动行政部门,以获得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3.在裁员过程中,用人单位应优先考虑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且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员工。

二、

合同未到期裁员如何补偿

  文庄律师网提醒,对于合同未到期即被裁员的员工,用人单位需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具体计算方式为:

  (1)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这里的月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合同没到期裁员怎么解决  第1张

三、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及程序

  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或其他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需要裁减人员的情形。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经济性裁员的具体条件包括:企业依照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或重大技术革新导致需裁减人员等。

  2.在满足经济性裁员条件的前提下,用人单位需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员。

  (1)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裁员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2)用人单位需制定裁减人员方案,并报告给劳动行政部门。

  (3)在确保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用人单位可实施裁员计划。

  在整个裁员过程中,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