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前提是使用直接计算法进行计算。
一、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怎么算
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
1.直接计算法的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金额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计算法的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这种方法则是从利润总额出发,通过加上或减去纳税调整项目的金额来得到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本身是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的结果。
二、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算法
文庄律师网提醒,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及特许权使用费四项。这些所得在纳税年度内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具体算法为:
1.将上述四项所得的收入额进行加总;
2.从总额中依次减除六万元的费用、专项扣除(如社保、公积金等个人负担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支出)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
3.得出的余额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此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应纳税额。
三、
非居民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非居民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则因其所得类型而异。
1.对于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而对于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则直接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进行额外的费用扣除。
3.这种差异化的计算方式,既体现了对非居民个人纳税义务的明确界定,也体现了对不同类型所得的合理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