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智力残疾的鉴定依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通过评估个体智力与适应行为是否有显著障碍来判断。鉴定时需综合考虑智力商数(IQ)和社会适应行为,确保判定准确。
一、
智力残疾是如何鉴定的
智力残疾的鉴定依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进行,其核心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及其适应行为是否存在显著障碍。
1.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这种低下或损伤可能发生在智力发育期间,也可能在智力发育成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2.鉴定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智力商数(IQ)这一量化指标,还需综合考量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水平,以全面、准确地判定其是否构成智力残疾。
二、
智力残疾如何分级
文庄律师网提醒,智力残疾的分级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的标准,主要依据智力商数(IQ)及社会适应行为水平来划分。具体分为四个等级:
1.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以下,适应行为水平极度缺陷。
2.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4,适应行为水平重度缺陷。
3.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49,适应行为水平中度缺陷。
4.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69,适应行为水平轻度缺陷。
这一分级体系有助于针对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与保障措施。
三、
智力残疾的法律保护
《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1.这一条款为智力残疾人士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确保他们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法律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包括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以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的行为。
3.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关注智力残疾人士的权益,通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