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同居被打一般不算家暴,家庭暴力特指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同居关系未成立正式家庭,所以同居期间暴力不能归为家暴。
一、
同居被打算家暴吗
同居被打通常不算家暴,家庭暴力有着明确的法律定义,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1.家暴的法律概念强调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同居关系,由于尚未成立正式的家庭关系,因此同居期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家庭暴力。
2.面对同居期间被打的情况,受害人同样可以寻求法律保护,受害人可以选择报警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殴打他人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因此,同居被打的受害人应当勇敢地站出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
家庭暴力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暴力的主体必须是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不仅包括依靠婚姻和血缘维系的亲属关系,还包括依法律关系形成的亲属关系,如已形成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继兄弟姐妹关系等。
2.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这意味着,暴力行为不是偶然或无意发生的,而是施暴者有意为之。这一特点决定了家庭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和不可接受性。
3.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在客观上实施了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并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
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受害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当家庭成员遭受家庭暴力时,他们及其法定代表人和近亲属可以向肇事者或受害人所在的单位、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举报或寻求帮助。
这些单位在收到投诉后应当提供协助和处理,以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三、
同居被打应该如何处理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同居期间被打,虽然不属于家庭暴力,但受害人同样可以寻求法律保护。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处理方式:
1.受害人应立即报警,并向警方详细描述被打的情况和施暴者的身份信息。警方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施暴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2.受害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和维权途径。律师可以为受害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受害人还可以向相关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寻求帮助和支持。
例如,可以向妇女联合会、居委会等机构反映情况,请求他们提供协助和处理。这些机构通常会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支持服务,帮助受害人走出困境。
总之,同居期间被打虽然不属于家庭暴力,但受害人同样可以寻求法律保护和社会支持。通过报警、寻求法律援助和向相关机构反映情况等方式,受害人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寻求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