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工程验收不合格时,承包单位需依情况采取措施,对于合同无效且验收不合格,修复合格则发包人可索修复费,不合格则不支持承包人索款,发包人有过错也需担责。《民法典》规定须验收合格才可交付,承包单位应及时沟通修复。
一、
工程验收不合格怎么办
工程验收不合格时,承包单位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1.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处理方式如下:
(1)若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有权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
(2)若修复后仍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将不予支持,同时,因建设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发包人若有过错,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九条明确规定,建设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因此,承包单位在面对验收不合格的情况时,应及时与发包人沟通,明确修复责任,并尽快完成修复工作,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通过验收。
二、
工程验收不合格能否交付
文庄律师网提醒,工程验收不合格是不能交付的。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必须经过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竣工验收程序包括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主持验收会议,工程勘察、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验收组审阅工程档案资料,实地查验工程质量,并形成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等步骤。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也明确规定,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因此,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必须及时进行修复,待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
三、
未签合同施工工程怎么办
对于未签合同即开始施工的工程,虽然合同未签订,但施工行为本身并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1.法律规定合同的形式分为书面、口头或其他法定形式,只要施工人完成相关工程,发包人就应当支付相应的价款。
2.施工工程有效的条件是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并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3.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尽快补签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同时,双方也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按时交付。
4.如果因合同问题产生争议,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